放大、放大、再放大......
绿尾大蚕蛾
眼斑特写
世界要比我们眼睛看到的更大,在那些小世界中,还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美好。
这是什么?
是草地?是湖泊?是树叶?美妙的结构、治愈的颜色。
这是一只蛾子(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的鳞片。
一直以来我们对蛾子的了解很少,这类夜行昆虫不像它们的同类蝴蝶那样被关注,拍摄也经常针对他们的触须或者明显的椭圆形眼斑。
2023 Nikon Small World世界显微摄影大赛
这张由世博会博物馆WE创新工作室袁稷拍摄的作品入围了第48届Nikon Small World世界显微摄影大赛,他也成为近50年来第四位入围前20的中国人。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Science News对照片进行报道,对摄影师袁稷进行了访谈。
Nikon Small World世界显微摄影大赛
尼康小世界大赛首次举办于 1975 年,每年有大量的国际知名高校和科学实验室参与比赛,整个排名以科学性、艺术性、拍摄难度来综合评分,可以说是目前历史最悠久,专业性最强的国际顶级摄影大赛。
袁稷:“这次作品拍摄的是脉翅边缘,当我在镜头下无意间看到边缘的部分让我非常惊奇,鳞毛按色彩的分部和整齐的排列非常像马路上的轿车,微观结构的纹理也让人非常着迷,翅膀本色的浅绿色底色和淡粉色的鳞毛有一种中国水墨画的感觉。”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
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
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你相信,一切终有回甘
袁稷:在微距中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我工作于世博会博物馆,因为兴趣学会了摄影,拍摄微距已经6年。喜欢摄影发展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也会和一些科研机构合作拍摄用以科学普及或者研究发表。
向我学习摄影技术的有学生,普通市民,或者研究人员,我也向他们学习这些图片背后的科学知识。如你所看到的,尼康小世界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摄影比赛,对于我们这些没有那么专业和昂贵的显微镜来拍摄科学图片而获奖的难度很大,也同样通过这些图片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来传播摄影和科学。
2022年2月以合作作者在《Nature Plants(自然-植物)》发表封面论文《Fire-prone Rhamnaceae with South African affinities in CretaceousMyanmar amber(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一个摄影爱好者
我非轻舟唯众人渡我
2019 Nikon Small World
世界显微摄影大赛荣誉奖
2020 Nikon Small World
世界显微摄影大赛优秀作品
2022 Nikon Small World
世界显微摄影大赛优秀作品
世界很大,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方寸之间,大有乾坤。放慢脚步,停下来,看一看这世界细微之处的美。
袁稷的部分作品可以在世博会博物馆WE Cafe中欣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