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而这一天对于世博会、世博会博物馆、对于上海来说,有更为独特的意义。
1851年5月1日
1851年5月1日伦敦世博会
1851年5月1日,世博历史上第一届世博会开幕:伦敦世博会。从此,世博历史拉开了序幕。
2010年5月1日
5月1日世博园区内游人如潮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10月31日闭幕,共184天。开园当天,第一次离开丹麦的“小美人鱼”雕像揭开了面纱,机器人拉起了小提琴,毛利人表演起了新西兰土著舞蹈……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园首日,2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分享了世博会呈献的文明盛宴。
一位家长抱着孩子在世博园游览
小朋友在马来西亚馆内观看手绘蜡染巴迪
1867年,法国作家雨果曾在巴黎世博会导览手册上写下期盼:“抛弃战争吧!让我们联手、和谐与团结!”
唯有世博会,能让全人类在小小“理想国”内,将种族、文化、信仰的分歧搁置半年之久。这一天,第一次走进世博园的观众,将会信手拈来“和平、进步、友爱、合作”的世博精神……
排起长龙的游客
从上午9点开始,游客源源不断涌入,平均每分钟2000人入园,第一个小时就有11万人入园,后滩公园入口是团队游客进场最集中的地方,人流一度十分拥挤。
参展场馆最多,场馆间的竞争和比拼也最激烈。开园第一天,各个展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法国馆请到了阿兰·德龙和巩俐助阵,沙特王子的到来令沙特馆一片欢腾,欧洲广场上的俄罗斯歌舞表演让观众如痴如醉,新西兰的毛利人舞蹈则让游客兴奋地打起了拍子,世博园既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也是一个欢乐嘉年华。
德国馆
取名“和谐都市”的德国馆深受游客欢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展团副总代表卜布博士向大家解释:“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创新与传统之间、全球化与国家特色之间都需要争取平衡、求得和谐。这是德国馆想传达的讯息。”
土耳其馆
开园第一天大热门展馆之一――大红颜色立体“蜂巢”的土耳其馆,排队人流常常里外三层。土耳其和中国同为拥有人类文明摇篮,都有诸多绝世遗迹,但彼此却缺乏了解,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历史性机遇,拉近了土中两个文明古国之间距离。
沙特馆
柱子上贴着“排队时间需要9小时左右”的友情提示
开园第一天,人们排成长队等候进入沙特馆,一些人甚至坚持排队三四个小时。沙特馆是世博园内吸引参观者最多的国家馆之一。这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了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
墨西哥国家馆餐厅
澳大利亚馆美食
世博会同样是一场美食博览会。从法国馆内的大餐到马耳他馆的小咖啡厅,很多国家馆都开设了专门的餐饮区和特色物品售卖区,西班牙“国家美食奖”得主米其林一星大厨佩德罗展示了高超的厨艺,澳大利亚馆奉上的大洋洲美食在每个汉堡包里都加入了鲍鱼。观众享受的是从视觉到味觉的盛宴。
2010年5月1日晚花车在世博园区内巡游
世博会就是这样一个全球文化汇集的舞台,多元的文化得到最充分、最无保留的呈现。
“来世博园,就像环球旅行一样。”
除了世博会,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让人一日之间看尽世界?
184天,稍纵即逝,每个人心中都留有回忆,童年、青年、学生时代的那个夏天,又怎么能忘记那一年的盛况和喜悦。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展览局于2010年11月作出一项历史性决定——将世博会诞生以来首座世博主题博物馆设在中国上海。
7年后,这一包罗世界科技、文化众多成果的博物馆在上海向公众开放。
2017年5月1日
世博旗林
2017年5月1日,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开馆。5月1日,如祥云舒展般,一幢气势恢宏、充满灵动感的建筑在江边向世人揭开面纱,与浦江东岸的原上海世博会主建筑“世博轴”遥相呼应。这一天,也是上海世博会开幕7周年纪念日。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世界上第一座以展示世博会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它是一个时间容器,容纳着记忆的“瞬间”与“永恒”。它是一座城市的平台,成为人们分享探寻、体验和创新的“客厅”。从此,这座崭新的地标性文化建筑,将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的一个亮点,成为展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形象的又一扇窗口。
世博会博物馆
世博会博物馆是国际展览局唯一官方博物馆和官方文献中心,由上海市政府和国际展览局合作共建,具有国际性、唯一性、专题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它既是国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博物馆,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面展示世博专题的博物馆,并将打造成为“国际接轨、亚洲一流、上海补缺、特色鲜明”的设计创意类博物馆及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世博馆开放首日人气爆棚
首位参观者是来自上海的市民孙先生
这一天,第一位幸运参观者是来自上海的孙炳先生,他第一个赶到票务大厅换取了预约门票。成为五一正式开馆以来的第一位正式观众。
世博馆刘绣华馆长和首位海外观众二神敦先生(日本)合影留念
这一天,我们的首位海外观众是来自日本的二神敦先生,他也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名志愿者,此次特意穿上当年的工作服前来参观。他说:“上个月听到开馆的消息,我马上购买机票过来了,非常激动,觉得很有感触。”为了参观世博会博物馆,他在开馆当日一早7点就来到大门口排队。进馆后,丰富多样的展陈内容让他印象深刻,以往作为一位世博“小白菜”的美好记忆也纷纷涌现,他不停地在各个展项前驻足并拍照留念,尤其是多角度呈现世博历史的多媒体视频让他仿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
这一天,有“世博奶奶”之称的山田外美代也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了世博会博物馆并送上祝福。她说日本举办过好几次世博会,包括最近一次的2005年爱知世博会,中国观众非常多。世博会使得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目前,日本大阪又在申办2025年世博会的举办权,非常希望继续得到更多中国人的支持。她表示世博会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也凸显了其汇聚全球文化的重要意义。
世博会博物馆建筑:历史河谷和欢庆之云
时间冲刷出了历史的河谷
云端漂浮着未来的想象
观众如潮
2010年的那个盛会,我们惜别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旗帜下,惜别在人类大家庭“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节日里,依依难舍。7年后,当年一座城市的动员,化为一群人的情感纽带,牵起心底最热烈、精彩、动人的情愫。世博会博物馆在黄浦江畔,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今天是世博会博物馆开馆一周年的纪念日,我们还推出了纪念印章,小伙伴们可以来盖章喔。以空中俯瞰世博会博物馆建筑的角度为原型,进行简洁提炼处理,凸显欢庆之云的意象,涟漪纹样代表欢快和绵绵不绝,无数的小点,代表不同的个体,向中间汇聚,寓意世博会“全球欢聚”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