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时钟刷爆了网络,它就是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Jeff Bezos)斥资2.66 亿人民币资助的万年钟。2 月20 日,万年钟进入安装阶段,当天,贝佐斯在推特上分享了安装的全过程并发文说「这象征着长期思维」。
早在1995 年,发明家丹尼?西里斯(Danny Hillis)就提出了机械万年钟的构想。之所以提出万年钟的想法,是因为在西里斯看来,作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和发明家,在人类处于中大变革的阶段,他有必要为改变现状做出一些事情。
按照西里斯的构想,万年钟的秒针表示年,每年走一格;指针表示「世纪」,每100 年走一格,而负责报时的布谷鸟,每1000 年才会出来一次,西里斯希望万年钟能在每个千禧年响一次。为了推广并帮助这个构想的实现,西里斯与生物学家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共同创立了「恒今基金会」(Long Now Foundation)。
第一个万年钟的模型完成于1999 年,它仅高8 英尺(约2.4 米),现在存放于伦敦科学博物馆。
贝佐斯投资4200 万美元(约人民币2.66 亿元)打造的真正的万年钟,位于在德州西部的一座山中,被一大片狐尾松林环绕,高达500 英尺(大约152 米),以昼夜热循环为动力。
之所以选择现在的位置,是因为那里是沙漠,气候干燥,温度稳定,有利于时钟的保存。除此以外,时钟的大部分零件都选取了316 不锈钢材质,这种材质的耐腐蚀性极强,耐高温可以达到1200-1300 摄氏度,在轴承部分还采用了工程陶瓷,这都是为了延长万年钟的寿命。毕竟,它的使命是千年为单位计算的。
为什么贝佐斯会选择投资这个万年钟呢?他的想法与西里斯本人很相似。2011 年,贝佐斯决定资助万年钟项目的时候曾表示,万年钟将比美国更恒久,在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美国会消失,整个文明将兴衰,新的政府体制将被创造出来,但是我们将让这个时钟穿越时空。
2012 年,贝佐斯又告诉《华尔街日报》:「我们人类的技术已经非常复杂,在某些方面对我们自己构成危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将越来越重视对未来的认知。」
「恒今基金会」表示,万年钟完工的时间尚不确定,一经完工会立即开放参观。不过,要去参观,对于游客来说行程并不轻松,这里离最近的机场都要几小时车程,抵达后还要经过爬山、徒步、穿越隧道、攀登楼梯等考验,才能到达万年钟所在的位置。
到达之后,游客需要合作用力推动绞盘,一直到无法推动为止。接下来游客还要攀登20 个巨大的齿轮,这些齿轮其实是一种机械计算机,在游客全部登上,齿轮会计算出特定的旋律,并响起游客专属的旋律。基金会相信,通过这些体验,能让游客对万年钟、对时间以及未来,有更深刻的体验。当然,这些都只是基金会的构想,不知道建成之后,是否还会如此。
对此,有人认为这个万年钟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东西,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但是也有人认为华而不实,对此,你怎么看?